汽車車輪旋轉彎曲疲勞試驗機原理和方法介紹
作者 Kaikai
瀏覽
發布時間 19/09/29
汽車車輪旋轉彎曲疲勞試驗機原理和方法介紹
2. 大型載重車輪需要滿足一系列復雜的要求,尤其是輻條或輪盤區域,該區域基本都會受到旋轉彎曲載荷所施加的壓力。此外,車輪后置區域中的所有部件,例如車輪法蘭及法蘭軸承(包括它們的螺紋連接在內),都會受到循環彎曲力矩載荷所施加的壓力。
3. 在實驗室中,可以用配備不均衡質量的旋轉彎曲試驗臺來模擬這些壓力。此類試驗系統的優點是:能耗極低、試驗頻率高、維護成本低以及自動精確識別初始裂紋。 用于大型車輪的輪軸試驗臺是一款不均衡質量共振試驗臺,可以施加最高80,000Nm的旋轉彎曲載荷。車輪會被夾緊在一塊80噸重的底板上,工作時將其作為配對塊,并能自由地移動。借助彈簧進行振動波形拆分。通過可拆卸的不均衡質量可以調節試驗頻率。
4. 當今,主要有兩種車輪彎曲疲勞試驗方法:一種方法是讓車輪進行旋轉,而載荷固定不動,即車輪隨著加載臂的旋轉而旋轉,在加載臂一端施加一個固定的彎矩,對車輪產生旋轉彎矩。把車輪與疲勞試驗機的工作臺固定在一起,用電機來驅動疲勞試驗機的工作臺及與其固定在一起的車輪進行旋轉運動,在加載臂的一側連接上車輪的輪轂,而在加載臂的另一側則施加一個固定不變的力,用來實現對加載臂即車輪輪軸產生一個旋轉彎矩的效果,以便真實反映汽車車輪在行駛過程中承受旋轉彎矩的實際狀況。在模擬試驗條件下,要求汽車車輪在經歷了若干次循環載荷之后,不能產生由于疲勞所致的破壞。另一種方法是讓車輪靜止不動,而載荷進行旋轉,即車輪跟加載軸固定,在加載臂一端施加一個相當于旋轉彎矩效果的離心力。
5. 把車輪與疲勞試驗機的工作臺臺面進行綁定,與第一種方法一樣,在加載臂的一側連接上車輪的輪轂。與第一種方法不一樣的是,在加載臂的另一側則裝載一個不平衡的質量塊,通過電機帶動裝載的不平衡質量塊進行轉動,用來產生一個離心力,進而實現對加載臂即車輪輪軸產生一個旋轉彎矩作用在汽車的車輪上。
6. 目前,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電腦系統和數字控制技術的應用,車輪彎曲疲勞試驗機的加載臂產品已經普遍采用計算機和微機進行設計,并應用現代化的通訊系統使彎曲疲勞試驗機產品趨于自動化和智能化,其技術結構方面是模擬式逐漸被數字化和全數字化所取代,由提供數據向提供方法和結果的方向發展;產品結構方面,從技術密集型逐步轉向高技術密集型,達到產品結構的最佳化。總之,現代車輪彎曲疲勞試驗機產品已實現了計算機化、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節能化、微型化和超大型化。 |